更新内容:
修改记录 2018-11-23
===桩基托梁===
(一)挡墙计算书格式若干修改:
1. 配筋率输出错误,应该按照百分比输出;
2. 建筑、铁路挡墙,扶肋计算输出截面抵抗矩和配筋率错误修正;
3. 扶肋裂缝表格输出时,增加一列:转换为斜钢筋面积;
4. 挡墙计算书输出格式修正;
(二)界面输入修改:
1. 提高墙尺寸下限修改:墙高至少为0.1m,分段长度至少为0.1m,墙顶宽至少为0.01m;
2. 公路行业中,抗震调整系数默认值改为1.0;
3. 数据检查错误:没有托梁的时候,不数检托梁;
4. 土压力查看增加各验算截面墙前土压力的显示
(三)计算改进完善
1. 挡墙覆土重计算修改,按照竖向应力方式计算;
2. 扶壁挡墙墙面板截面计算时,仅考虑墙后土压力、水压力、下滑力、墙面板水平地震惯性力;
3. 公路行业扶肋抗剪计算修正:受压翼缘的影响系数取为1.1;
4. 抗震调整系数调整,均改在构件的承载能力侧考虑;
5. 扶壁墙踵板验算,按照《公路路基设计手册》中方法,不考虑地基反力和趾板弯矩的影响;
6. 扶肋裂缝计算用的初始面积修正:改为转换为斜钢筋之前的面积;
7. 挡墙截面计算处的墙后土压力全部改为按照计算位置重新计算土压力,不再采用等效的方式
8. 挡墙剪力设计值计算错误修改
9. 挡墙斜截面有他台阶时计算自重错误修改
10 朗肯土压力,分布力计算错误修改
11.抗滑桩桩底约束条件,不允许设为竖向自由。
===软土地基===
1. 修正软基选择总应力法时对应的黄条提示
2. 修改软基微分方程法,双面排水时固结度计算问题
===边坡稳定===
1. 当通用方法采用有效应力方法,修改渗透力的考虑方式:当选择替代容重法时,抗滑力计算采用有效重度,下滑力采用饱和重度;
当选择近似公式时,计算抗滑力、下滑力均采用有效重度,并按公式额外考虑渗透力的作用。
(修改之前:岩土6.5PB4的渗透力选择“否”时即为替代容重法,
当选择“是”时,下滑力用饱和重,抗滑用浮重,并额外考虑渗透力,
原来的方式相当于重复考虑了渗透力;
修改之后:渗透力采用公式法时,下滑力、抗滑力均采用有效重度计算。)
===隧道衬砌===
1. 按照建筑砼规范2010,抗震设计时不考虑γ0。
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86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70号
北京理正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819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070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甲4号物华大厦A1108 总机:010-68002688
CAD、BIM产品:010-68002096/2098 管理系统:010-68008360 协同设计:010-68008361
智慧城市:010-68003578/1176 建设云:010-68002236/2099
华南地区办事处:020-38869106(CAD、BIM产品) 广州办事处:18033204616(MIS项目服务)
杭州办事处:0571-88073990
E-mail:CAD与BIM产品:CAD@lizheng.com.cn 管理系统与协同设计产品:MIS@lizheng.com.cn | 中国BIM发展联盟